1.设计概念
设计是一个构思表达、再构思表达、反复推敲、不断深入发展和进行评价过程。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博览、创意、构思、表达等几个阶段。博览是博览群书,直接和间接学习各方面知识。听讲、看书、参观访问、观摩等各种方式,对各种建筑物及建筑物中各种设备、技术规格和空间尺度要心中有数。
接到设计任务后,就要创意。书本知识是不够,生活体验和设计经验往往也非常重要。创意中要善于找出问题、揭示矛盾、分析研究、解决疑难。创意就是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思路。创意可能是模糊,但它对以后设计至关重要,好创意才能发展下去,而创意不当就会步履维艰。
好创意不等于好设计,设计中矛盾是错综复杂,一开始矛盾没有展开,思维发展而逐步展开,并展开过程中逐一对这些问题寻找理想解决方案。这一过程就是构思发展过程,就是从创意到成熟过程,这个过程中很重要就是思维表达。
思维产生于人头脑,是个瞬时火花,这种印象产生后必须抓紧时间记录。好记性烂笔头,设计是构思过程,也是动手过程。思维借助语言完成,建筑工程设计语言就是图纸或模型。,将自己设计构思表达成为图纸,是设计人员基本功。
设计过程从一开始到深入下去,各阶段思维广度、深度都不同,表达方式、工具也可能是多样化。表达方式和工具要适应思维速度,推动思维发展成熟。
2.服务对象
设计是为甲方(业主)功能需要服务,也是为施工单位施工需要服务。满足国家有关规定前提下,设计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、树立合作观念、树立敬业精神。对建筑电气专业设计人员而言,妥善处理与各个专业之间关系是十分重要事情,协调上所用时间可能超过埋头设计时间。
3.设计内容
现代建筑趋于多元化风格,高度大、面积大、功能复杂,电气设计内容也日趋复杂,项目繁多。建筑电气设计从狭义上仅指民用建筑中电气设计,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工业建筑、构筑物和道路、广场等户外工程。
传统建筑电气设计只包括供电和照明,而今天一般将其设计内容形容为强电和弱电。将供电、照明、防雷归类强电,而其余部分,如电话、电视、消防和楼宇自控等内容统统归于弱电。这种分类以电压高低为依据,强调了电气设计中所增加消防、电讯和自控内容与传统电气设计内容完全不同,容易理解,很快被人们所接受。
,这种按电压高低进行分类方法并不严谨,如:动力设备二次控制回路,其电压可能很低;而消防回路中联动宜与配电箱完全分割开。又如人防设计、防雷设计、保安设计等功能性设计,其内容仅是弱电信号报警,也包含有动力、照明联锁反应。又如防雷接,强弱电都要求,有向等电位联结发展趋势,实际上又很难分开。电气设计仅仅以电压高低进行分工,势必造成强弱两个子工种之间交叉过多,界限不清楚。
4.电气设计分类
本书中将尝试一种新分类方法,就是按功能分类。既然建筑设计是为业主功能需要服务,将满足某一类需要相关设计内容放一起考虑应该是合情合理。为此,笔者对建筑电气要求进行了总结,提出本书分类方法,愿意以一孔之见与各位同行做进一步交流。考虑到防雷、消防等内容都是出于对减少建筑物灾害功能设计,特增加了电气减灾一篇,并将保安监控、防空袭、防爆炸等内容归并其中。而电讯和楼宇集控出现仅是减灾需要,也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环境追求。出于对信息时代不断发展新技术考虑,建筑电气设计内容应能扩展,而信息正是其核心词。减灾篇和信息篇中内容多是建筑电气设计新增加内容,而传统供电篇和照明篇原本就有所界定。
这样分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出于工作量考虑。大型复杂建筑物,以平面图而言,传统强弱电都一张。消防、电视、广播、保安、综合布线(网络和电话)要求并不相同,出于方便施工和报批角度,往往要分别出图。将传统弱电改为减灾和信息,与传统强电供电和照明并列,可以更加真实反映出变化后工作量,也使建筑电气四个子专业能够大体平衡。